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中国女性文化三十年——讲述一段艰难进行的历史

2013-8-10 02:51| 发布者: 多奇志| 查看: 3086| 评论: 8|原作者: 柏棣

摘要: 这二十多年,处在全球资本主义的中心美国,我看到这个社会的那么多不公正,那么多的残酷,光靠喊自由平等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女性主义是一种改良主义。资本主义的残酷是制度性的,改良只是杯水车薪。所以转了一圈,又回到了集体主义,社会公正,公有制,共产主义,又回到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中的家庭是束缚人的,是压迫的一种形式。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就是要淡化家庭,而不是去强化家庭。所以革命文学中有家庭,但是更有大于家庭的社会组织。“家庭观念”是一种落后的意识,至少对革命者来说。所谓家庭情感,无非就是爱啊,嫉妒啊。

五四和以后的文学,对传统的家庭都是批判的,辛亥革命意在处理君臣关系,五四要重新构造父子、夫妻关系。当然都没成功。你看巴金写的《家》,革命者要离家出走,去加入革命的历史洪流,现在呢?不得不说历史是螺旋是前进的。为什么叫做社会主义呢?就是社会对其成员的管理大于个人的管理。共产主义就是每个人都管每个人的。那么现在的中国社会是什么呢?在这样的社会里,女性文学能超脱到哪儿呢?它半迎合半超脱地在建立自己的小空间,建立“自己的一间屋子”(伍尔夫语)。我现在在美国,的确有了自己的一间屋子,有很大的思考空间。有时候我就想啊,我们在社会主义时期受到的理想教育真的就是一种正能量,这个理想主义不管后来怎么解构一直有。我80年代出国的时候尽管是很自由主义的,很自以为是的,但是还是要去追求那个大于个人的东西。这二十多年,处在全球资本主义的中心美国,我看到这个社会的那么多不公正,那么多的残酷,光靠喊自由平等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女性主义是一种改良主义。资本主义的残酷是制度性的,改良只是杯水车薪。所以转了一圈,又回到了集体主义,社会公正,公有制,共产主义,又回到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所以我们说中国这30多年的女性文学女性文化,是这个新自由主义/后现代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不会也不能超出这个大意识形态。我觉得在这个大的主流中时常出现一些反抗者,一些批判者,这就是希望。也许我们的声音面对主流显得很微弱,但是这不正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吗?毛主席说过,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要有一种精神。如果我们的女性文学批评能自觉地去挑战这个制度,批判这个制度,那么未来就会有希望。

7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3-8-11 11:23
补齐了,第一页最后几行与第二页开头重复。
引用 海篮 2013-8-10 13:29
远航一号: 该文已经补齐。
没完全补齐吧?第一页和第二页不大能接上啊。。。
引用 laobao1998 2013-8-9 21:31
今天,中国的左派不可能像当年的右派一样能够混进党中央,搞和平演变。即使有本事混进党中央,又不能搞文化革命。在中国,要想真正走社会主义道路,只能再来一次革命战争,推翻现有统治阶级。我们工农兵老百姓在等这一天!
引用 远航一号 2013-8-9 12:32
该文已经补齐。
引用 远航一号 2013-8-9 12:32
柏棣老师在这篇采访中所用的语言可能是大多数红色中国网友不大熟悉的,但是都涉及重大理论和社会问题,反映了一个高水平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水平,故特意向广大网友推荐。一边投身热火朝天的阶级斗争,一边也要在条件允许时静下来思考问题。
引用 水边 2013-8-9 09:59
柏棣老师说的好,希望大家都看看
引用 远航一号 2013-8-9 06:53
该文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柏棣老师对主流小资产阶级女性文学的批判深刻。但该文尚未贴完。请多奇志网友协助补齐。
引用 远航一号 2013-8-9 06:52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8)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8 06:00 , Processed in 0.04125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