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度能和中国一样开展资本积累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08:00: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4-3-29 09:30:02 |只看该作者
观点基本正确

但可以在原来的主贴下继续讨论。不需要另开一个贴。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3-29 13:03:1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4-3-29 14:40: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不眠 于 2024-3-29 14:41 编辑

恰恰相反,社会主义要通过提高成本来提高生产力,不论是劳动力待遇,还是不再粗制滥造,亦或者科技创新,都要比现在的资本投入更多成本,让更多人受益。
资本主义想方设法压低成本,提高剩余价值,我们要提高成本,降低剩余价值。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4-3-29 14:46:51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所谓资本积累,原始积蓄,就是掠夺,改革开放之后,深圳发展了,日新月异了,东北没落了 ,共和国长子大下岗,东北工业从满洲日本到苏联支援,到社会主义大跃进,一改革开放就可以说是用几天走完了数年的衰落,而深圳却用数天走完了数年的“发展”,这是反动当局吹嘘改开攻绩前绝口不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3-29 15:07:5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4-3-30 07:25:42 |只看该作者
指鸭为鼠 发表于 2024-3-29 15:07
成本分短期的和社会的
粗制滥造本位或者短期成本低,但是社会成本大,就是浪费,用不了几天就报废
提高劳 ...
只有极少数的工厂开全工(每周60小时),其余工厂都有停工现象。即使那些做全工并且照例拿计件工资的少数工人,由于次棉代替好棉,埃及棉代替海岛棉(在精纺厂)、苏拉特棉(东印度)代替美棉和埃及棉,以及飞花掺苏拉特棉代替纯棉,所得到的周工资也不可避免地减少了。苏拉特棉纤维较短,质地不纯,棉纱易断,经纱上浆不用面粉而用各种重拼料,以及其他等等,这一切都减低了机器的速度,或者减少了一个织工所能看管的织机台数,增加了纠正机器差错所花的劳动,在减少产量的同时也减少了计件工资。使用苏拉特棉时,做全工的工人也要遭受20%、30%或更多的损失。而多数工厂主又把计件工资率降低了5%,7.5%和10%。因此,那些每周只劳动3天、3天半、4天或者每天只劳动6小时的工人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1863年时,情况已经比较好转,织布工人、纺纱工人等的周工资也只有3先令4便士、3先令10便士、4先令6便士、5先令1便士等。即使在这样悲惨的状况下,工厂主在克扣工资方面的创造精神也没有丝毫减退。工厂主的棉花不好和机器不合用等等使产品出了毛病,这也成了罚扣工资的部分原因。如果工厂主还是工人住的小屋的房主,那他还要从名义工资中扣除一部分算作房租。工厂视察员雷德格雷夫谈到走锭精纺机的看管工(他们每人看管两台走锭精纺机)时说道:他们
“做满14天全工,得到8先令11便士;从这个数中扣除房租,而工厂主又把房租的一半作为礼物送还工人,这样看管工拿回家去的总共是6先令11便士。1862年的最后时期,织布工人周工资最低是2先令6便士”。
  甚至工人只劳动很短的时间,也常常要从工资中扣除房租。难怪在郎卡郡的某些地方发生一种饥饿病!但比这一切更能表明特征的是:生产过程的革命是靠牺牲工人来进行的。这就象解剖学家拿青蛙作实验一样,完全是拿无价值的生物体作实验。工厂视察员雷德格雷夫说:
  “我虽然列举了许多工厂的工人的实际收入,但是不能认为,他们每星期都能得到这个数目。由于工厂主不断地进行实验,工人的状况极不稳定……他们的收入随着混合棉的质量而增减,有时和过去相差15%,而过一两个星期竟降低50%至60%。”
  这些实验不仅靠牺牲工人的生活资料来进行,而且还以牺牲工人的全部五官为代价。
  “拆棉花包的工人告诉我,难忍的臭味薰得人恶心…… 在混棉间、清棉间和梳棉间里,棉屑和尘埃飞扬,刺激人的七窍,弄得人咳嗽和呼吸困难…… 由于纤维短,浆纱时棉纱上附加大量的材料,而且是用各种代用品来代替原来使用的面粉。这就引起织布工人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因为灰尘多,支气管炎、咽喉炎十分流行;其次,由于苏拉特棉里的脏东西刺激皮肤,皮肤病也很流行。”
  另一方面,面粉的代用品由于增加棉纱的重量而成为工厂主先生们的福尔土纳特的钱袋。这些代用品使“15磅原料在纺成纱后重20磅”。工厂视察员1864年4月30日的报告说:
  “现在,工业上使用这种办法简直达到卑鄙无耻的程度。我从可靠方面得知,8磅的布是由5 1/4磅棉花和2 3/4磅浆料制成的。另外一疋5 1/4磅的布里含有两磅浆料。这还是供出口的普通的衬衫布。别种布里有时竟加了50%的浆料,因此工厂主可以吹嘘,而且确实也在吹嘘,说他们之所以发财致富,是因为他们卖的布,比布在名义上包含的纱的价值还便宜。”
  可是,工人们不只是苦于工厂主在厂内的实验和市政当局在厂外的实验,不只是苦于工资降低和失业、贫困和救济以及上下两院的赞美词。
  “因棉荒而失业的不幸的妇女们,成了社会的遗弃者,而且现在仍然如此…… 年轻妓女的数目比过去25年增多了。”

成本上升就是提高劳动力待遇,你说的社会成本,这里有充分体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4-4-3 23:32:07 |只看该作者
乐不眠 发表于 2024-3-29 14:40
恰恰相反,社会主义要通过提高成本来提高生产力,不论是劳动力待遇,还是不再粗制滥造,亦或者科技创新,都 ...

这个我很早就想聊。

代价和收益之间还要划一个人与物之间的区别维度。

物的成本,物的收益;人的成本,人的收益。

资本主义是用人去换物,社会主义是用物去养人。

其实就是活劳动与死劳动以及它们各自的人格化谁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即谁服从谁、谁服务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24-4-3 23:58: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不眠 于 2024-4-4 00:12 编辑
还是公平 发表于 2024-4-3 23:32
这个我很早就想聊。

代价和收益之间还要划一个人与物之间的区别维度。

其实应该就是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在单位劳动力生产的商品中的比例问题,可变资本少了,剩余价值多了或者不变资本少了那么就成了人服务物,反之便是物服务人,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制造业变成资本主义工厂,在这一过程中,人依附于物的进程是显著加快了,剩余价值指数级增加,不变资本,就总量来说是增加的,但是比例上讲,比制造业来说是减少了,而期货的不稳定性造成的恐慌和短缺只能通过以次充好来弥补,否则就要降低产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3 01:18 , Processed in 0.037309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