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马列词句宣扬新自由主义,是中国伪左派的一大发明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23:36: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编注:在乌有之乡上看到下面这篇署名蓝星的文章,满口马列,借着批判凯恩斯主义大肆宣扬所谓市场价格信号多么重要、市场配置资源多么有效率,甚至还鼓吹高利率,鼓吹依据反动的“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的政府资金有限论。整篇文章给人造成的印象,就是政府干预比自由市场更坏,给资产阶级反动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摇旗呐喊,从旁策应!

在中国伪左派中,有那么一批人,同情“民营资本”,崇拜自由市场,恨官却爱资,仇俄而恋美。他们是我们在思想上的敌人,是斗争对象!

下面就把这篇反动文章展览出来,供网友借鉴:

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15&id=487087

  蓝星:草根闲话——经济危机5

  七、盲目的宏观调控政策帮倒忙

  应当说,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措施对暂时缓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社会总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市场持续低迷生产日益萎缩的问题,大批企业亏损倒闭和大批工人流落街头的问题还是有些许效果的,它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稳定和延缓资本主义的灭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凯恩斯刻意回避资本统治这个根本病因,开出的处方治标而不治本,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统治下机器生产快速发展与大众需求极难增长之间不相协调这个根本矛盾,反而将资本统治下广泛存在的剥削掠夺和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矛盾加以掩盖和扩大,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矛盾。

  1、制造价值乾坤大挪移。扩张性货币政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使货币贬值,让物价普涨(资源性产品、高端产品、新型产品和市场中某些暂时短缺的产品价格更是大幅飙升),并同时实施低利率政策,让实际利率降至零甚至负值,让企业的各种资产包括积压多年的存货自然升值,让那些省吃节用将仅有的一点养命钱存放银行里的穷苦百姓的购买力大幅缩水,让工人们的真实工资不增反降,导致该停产关门的企业一个不关,那些本应当承担盲目投资、过剩生产、经营不善和分配不公后果的企业不仅没有半点责任和损失,反而因物价的大幅飙升而大获其利,不该富裕的轻易暴富,不该贫穷的穷困潦倒。它以极隐蔽的方式进行价值乾坤大挪移,在各种美丽外衣的包装下对广大民众仅有的可怜财富再次实施合法的公开的持续的掠夺,劫贫以济富,实现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将过剩产业中的各种无效投资和盲目生产的风险转嫁给了社会,掏空大众腰包,加剧消费内需萎缩,加速贫富分化,制造新的社会不公,为资本集团服务,使国内供求矛盾和阶级矛盾更加突出。

  2、引发价格信号大失真。正常的市场条件下,物价上涨即意味着需求旺盛供给不足,物价下跌则意味着供给过旺而有效需求不足。但在持续高通胀的政策环境条件下,你还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吗?物价还能反映供求之间的关系吗?你还能根据物价波动情况做出正确的生产投资决策吗?通胀政策总是使市场虚假繁荣,有些行业还会十分火爆,即使是那些过剩商品的价格也会该跌不跌,甚至不跌反涨。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上下波动的规律被毫无规律的货币投放完全搅乱,整个市场的物价水平不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真实状况。价格信号的严重失真,又将各种无效投资、过剩生产和结构失衡等市场矛盾深深掩盖。曾经十分滞销的商品悄然之间变得炙手可热翻倍的赚钱,许多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弄得晕头转向,到底是自己过去的生产经营失算失策?还是现在的市场乱了方寸?他们已然不知该怎样去识别“庐山”的真正面目?只能被动地跟着感觉走。严重过剩的房子被过量的货币把价格推上了天,谨慎的人说这些“抢房”“炒房”的人是疯子,激进的人则说那些冷静观望的人是顶级的傻瓜!谁是谁非此时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3、误导社会投资和生产。在财政、货币“双扩张”的政策环境中,虽然市场物价不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但商品价格的上涨却会自然推高企业的生产经营利润。任何时候利润都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第一考量因素,只要有钱赚,就一定会有许多人加大投入扩张生产。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让物价脱离供求关系而不断攀升,人们根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对哪些投资和生产应当踩刹车,似乎根本就不需要踩刹车,任何东西只要生产出来就是赚钱的,今年卖不掉,明年或许卖的价钱更好,从来不愁卖不出去,这就是货币放水带来的神奇效果!它总是不停地误导企业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决策,致使大量企业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地点,把本来就极其稀缺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到早已严重过剩的产业之中,造成相关行业产能和生产的大量过剩,比如前些年的大量废良田建房子,房子已然大量空置,而粮田被侵不止,既加剧了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的过度投入,又加重了粮食等众多农产品的保障危机,且不说这个过程会造成多大的资源浪费,像这类重要资源的严重错配和产业结构的明显失衡难道是可以忽略的吗?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在造成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和某些行业产能的巨大过剩后,通胀政策常常会在某个关口作出一百八十度的大掉头,由极度宽松突然转为全面收紧,从而造成大批企业的措手不及,这种忽紧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常常是引发全面金融危机的杀手,让众多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和普通百姓深受其害。

  3、致使市场纠错功能丧失。在自由市场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常常会随着供求关系变化而上下波动,它对一切无效投资和过剩生产都具有天然的强制的约束力,虽然它发挥作用的时间相对滞后,但它迟早是要强制淘汰那些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从而让市场供求关系和产业结构逐渐恢复到大致平衡的水平,这是自由市场与生俱来的一种自动纠错机制。但在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干扰下,该降价的商品不降反涨,该减产的项目不减反增,该抑制的产业得不到抑制,该调整的某些不合理结构迟迟得不到调整,价格机制彻底丧失了自动调节供求关系和产业结构的功能,甚至让那些严重过剩行业里的众多“三高一低”企业也能收获相当的利润,从而加剧企业在错误方向上投资扩张的冲动,加剧宏观经济结构的失衡,加剧供求失衡的矛盾,极大地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不仅不能使市场失灵得到些许的缓解,反而严重影响社会经济运行的健康与稳定。

  5、诱发各种投机和巧取豪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通常总是在宽松与紧缩之间不停地来回转换。政策的每一次转换,又大都有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一般地说,从开始量化宽松到开始收紧银根,时间跨度一般会长达数年之久,从收缩性政策的实施再回到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也是一样。伴随这一过程的是物价和股价的大起大落,这就给众多以投机为业的机构和个人以巨大的投机获利机会,同时也给国际资本大鳄以游猎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及其周围的人们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大都积极利用这种政策的变化进行金融投机,因为他们对财政货币政策变化的把握可以做到十分精准和及时,从而在市场中总是先人一步。它在让众多专业投机机构和无良政客大获其利的同时,也对那些兢兢业业搞科研干实业的人大大地嘲笑了一把,同时也会对那些消息闭塞的普通人群形成巨大的收割效应。

  对那些不懂或不能把握投机机会的普通百姓来说,持续的货币贬值总是主让他们手里的钱慢慢贬值,为了寻求避险和保值,通胀来时他们只能盲目地跟随别人进行理财和炒股,从而成为市场中那些专业投机机构猎杀的主要对象。

  6、造成大量资源错配和浪费除了通胀政策会给社会投资和生产带来严重误导,造成大量资源错配和浪费外,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样会制造大量的资源错配和浪费。扩张性财政政策无非是人为地扩大政府支出规模,以增加一些当期市场需求。但这种为了抑制经济的快速下滑而仓促拟定的众多大型建设项目中,常常没有几个是经过认真研究和审慎考证的,其中不免有许多是拍脑袋决定的项目。经济危机本来就包含着大规模资源配置的失时失度和失策,你再盲目地大规模举债去投资,或者临时用简单的增加政府支出和政绩工程的办法来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绝难收到好的结果。至于那种将本来就已十分拮据的财政资金来大搞那种几乎无效益的恶性翻修和重建,则更是一种愚昧的穷折腾。路修了再挖,挖了再修;楼盖了再拆,拆了再盖。明知无效益,我只要拉内需;明知得不偿失,我只要税收和就业。将就业、税收和GDP留给自己,而将债务和风险留给后人。资源被无端的浪费,环境被肆意的毁坏,民众被反复的折腾,人们的客观需要并不见有实质性的改善,这是十分可笑和恶劣的做派。

  至于那些生产性投资,在过度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同样易犯投资方向性错误,且这种投资既是一种拉动需求的举措,又是扩大生产的举措。其在投资阶段虽然会给市场需求侧带来一些增量,但在完工之后则会给市场供给侧带来一定增量。只要不是在全新领域的实业投资,最终都必然造成更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和供给过剩,并形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7、导致更难治理的滞胀问题经济危机问题的本质是大众消费能力不能随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同步提高,你用增加货币数量和扩张投资规模的办法去解决,显然药不对症。如果说增加一些社会公益事业、国防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其本质都是一种政府买单的公共消费)对缓解社会总有效需求不足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那些不恰当的生产性投资则没有这种效果,它只是徒增资源耗费、财政负担和已有产能,对缓解经济危机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生活实践告诉我们:政府用以拉动内需的资金来源也总是有限的,即使举债也是有底线的,而政策目标一旦把“拉动经济”作为主要考量时,政府举措就容易大手大脚,许多地方政府债借了一身,有用的项目却没搞出几个。

  从货币政府视角看,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它实施的初期和中期,还会形成一种持续的货币贬值预期,广大民众为使自己的钱能在持续的高通胀环境中减少损失,常常会去购买那些对自己当前并不急需要用的东西,只要在短期内不会烂掉,比如房产,人们就会把它买回家中进行一段时间的持有,其中有些人甚至举债为之大量囤积,这样就会在市场中产生一个巨大的投机保值需求,这当然也会给社会生产打开一定的发展空间。不过这种“保值需求”的存在前提是要能够“保值”,只要物价不再上涨,人们就会把这些用不着的东西抛售出去,不然的话,即使百姓认为最好的保值商品——住房,也会成为人们一个巨大的负担,既得不到存款利息,又要为它承担每年的自然折旧和缴纳相应的物业费。所以,当物价与超发的货币在新的高度上达到均衡后,这个虚拟的“保值需求”就会回吐,从而再次出现商品和产能严重过剩而有效需求依旧疲软的局面,即所谓“滞胀”。过剩积压就是“滞”,你还要再去扩大投资和生产吗?货币超发就是“胀”,你还继续“开闸放水”搞大水漫灌吗?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危机往往是世界性的,你还指望扩大出口吗?因此,企业生存困难的局面依然如故,再加上众多百姓的购买力因通胀而大幅萎缩,等米下锅的大有人在,你说这个结该怎么解?

  8、积累社会矛盾,加深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政策由于病因没找准,下药不对症,只是简单的给病人输血提神,或给点止痛药让你暂时缓解一下病痛,而将深层的病因加以掩盖,让本该爆发的各种危机向后推迟,因此,它总是将危机的危害力度和能量进行积蓄,极大地增大了后续救治的难度和引发金融风暴的危险。政府一味地向市场撒钱注资,是以破坏价格在市场中的自动纠错机制,放弃政策公平中性的原则,误导企业投资生产和削弱百姓消费能力为代价的,而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旦被滥用,则往往造成对社会未来需求的过度透支,并且会对经济结构中的各种失衡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说资本统治导致了按要素权力分配、贫富悬殊、内需不足和产能过剩,直接造成了经济发展乏力和发展成果不能共享,那么通货膨胀和财政盲目铺张则会让本来深陷危机的经济雪上加霜,该下马的企业不下马,该刹车的行业不刹车,该富裕的劳动者不得富裕,甚至还可能让该发展的产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所以说,以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某些不切实际的财政铺张行为来拯救经济危机是一种拙劣方式,这一政策不仅丝毫没有动摇资本统治的根基,丝毫不能改变劳动者的贫困地位,丝毫没有改变畸形的社会分配制度和充斥市场的博弈掠夺,丝毫不能增加国内广大劳工十分孱弱的消费能力,而且还变本加厉地继续削弱他们本已极为有限的购买力,让他们那种本已在艰难中维持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困难。所以说,通货膨胀时代的来临,就是富人再吃穷人救济时代的来临。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胀是一次社会再分配,是一种财富再洗劫,虽然并没有直接把你的钱抢走,但确实会把你的购买力抢走。通胀政策除了影响政府公信、社会公平、市场纠错、投资决策、供求平衡和社会经济运行健康外,还常常引发更加严重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要过分夸大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的积极作用。凯恩斯的政策如果管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早就应当消失。而真实生活告诉我们:那些频繁使用凯恩斯政策主张的国家,如今经济危机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加严重了,可见凯恩斯主义的药方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后患无穷。

  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是一种让资本主义制度苟延残喘的政策,就像给癌症病人打吗啡,虽然药不对症,却能让将死之人继续兴奋一阵子,甚至让病人暂时忘却痛感,但仅此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清除病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4-2-7 23:54:45 |只看该作者
题目说凯恩斯帮倒忙,下面说治标不治本,全文都在胡说八道的污蔑凯恩斯的负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又说让资本主义苟延残喘,可以让资本主义兴奋一阵子。

凯恩斯到底是单纯的全坏,还是一半好一半坏,治标不治本,在本文处于量子叠加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4-2-8 00:01:00 |只看该作者
与其说政府调控经济不对,还不如说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所谓的“调控经济”就是想方设法继续剥削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这才是真正的病根,而不是说什么政府调控就是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8 20:37 , Processed in 0.023554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