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标题: 一篇关于教育方面的杂文 [打印本页]

作者: 醋酸铁    时间: 2024-5-11 22:35:44     标题: 一篇关于教育方面的杂文

1
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应当是德、智、体,三育均衡全面发展。
但是首要的不应该是“智育”,而应该是“德育”。
而且这种“德育”应当是符合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里面提到的“共产主义道德”;
教育应当以“德育”为重。应试教育制度应当废止!(但是笔试这种不应该废止)
说白点就是在制度上动大刀,形式上动小刀。
“举纲目张”
形式是适应于制度的(此论断是否成立有待商讨)
2
对于教育问题,要把政治思想放在首位。不管是分析教育问题还是实践教育方针。
3
政治思想是革命的,教育制度就是革命的;
政治思想是反动的,教育制度就是反动的。
(把上面的“制度”换成“内容”也(或许)成立)
4
随想随写,逻辑混乱,同志见谅

醋酸铁 写于2024年5月8日


作者: HAD    时间: 2024-5-11 22:39:29

教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教育,也可以是在社会实践中的教育
作者: 寻死或生    时间: 2024-5-11 22:54:51

这个太空,感觉像是在看党八股,你完全可以提一些小方面的措施,这边先贴一个马奎尔费舍尔的《资本主义现实主义》
在我任教的大学随便走进一个班,你就会立刻感觉到后规训结构的存在。福柯煞费苦心地阐述了规训是如何通过控制人们的肉体姿态得以发挥效力。然而在我们的大学里,你会看见学生们懒散地靠在桌子上,不停地说话,不停地吃零食(有时甚至吃正餐)。老旧的规训体系已经瓦解。控制技术,以它永恒的消费与不断的发展,正在侵蚀监狱式的规训体系。
作者: 寻死或生    时间: 2024-5-11 22:58:27

其中,为了避免李方舟同志的那样的迷恋主人话语的行为,应当且必须让课堂上有很多讨论,而不是老师去扮演一个真理的喉舌,去喋喋不休地言说。这个讨论不光是学生与老师,还是学生与学生间的,就我休学的一个缘故就是,我哪怕意识到人人都被原子化,但是我依然抵抗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边缘,被遗落。以及我也痛恨老师占据着那个大爹的说教者的地位,去指责我们这些学生无能,不如他们,以后还是别神圣化老师这个职位了,说教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事,让学生质疑老师才是好事
作者: 寻死或生    时间: 2024-5-11 23:08:54

当今左翼的圈子里似乎真的有种总体主义病症,总幻想着解决所有问题或者解决几个大问题就可以了,小问题自然而然解决,但是这可能吗?就像那些把男女问题一拍子打死成经济问题的,阶级矛盾的,无非是掩盖自己的匮乏说辞罢了
作者: 王其子    时间: 2024-5-11 23:09:05

寻死或生 发表于 2024-5-11 22:58
其中,为了避免李方舟同志的那样的迷恋主人话语的行为,应当且必须让课堂上有很多讨论,而不是老师去扮演一 ...
为了避免李方舟同志的那样的迷恋主人话语的行为

李方舟同志是有一定的问题,但是不足以定性为“迷恋主人话语”。
就拿他的代表作:《政治短评集》,《邓小平语录》。我看到的是对特色党当局和邓小平的憎恶而扯不到什么“迷恋主人话语”,同时也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寻求更多认同。
作者: 乐不眠    时间: 2024-5-11 23:11:20

本帖最后由 乐不眠 于 2024-5-11 23:11 编辑
HAD 发表于 2024-5-11 22:39
教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教育,也可以是在社会实践中的教育

我认为社会主义的教育,要特别首先对全日制教育进行取缔,在新三大改造之后,很可能形成新的大量的岗位空缺,对于中小学,以参与社会实践为主,对于高等院校,要实际参与国家工程,在国家工程中学习,以老人带新人,半工半读,半理论半实践的学习。

特别是要释放人的工作时间,释放人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进行自主创造,大量兴建图书馆和国家实验室,进行全民学习,全民科学实验。
作者: 王其子    时间: 2024-5-11 23:12:40

寻死或生 发表于 2024-5-11 23:08
当今左翼的圈子里似乎真的有种总体主义病症,总幻想着解决所有问题或者解决几个大问题就可以了,小问题自然 ...
总幻想着解决所有问题或者解决几个大问题就可以了,小问题自然而然解决,但是这可能吗?

然而不管怎样,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作用,是完全没有疑义的。
由此可知,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它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告诉我们的方法。——《矛盾论》


作者: 寻死或生    时间: 2024-5-11 23:14:14

王其子 发表于 2024-5-11 23:09
李方舟同志是有一定的问题,但是不足以定性为“迷恋主人话语”。
就拿他的代表作:《政治短评集》,《邓 ...

所以我用同志这个称呼,作为个人根据自己的好恶去痛恨无所谓,但是光哭,光恨杀不死董卓,而且只是一味的喊明天或者总有一天,历史的断裂就会来到,到时候会有新的生活,这不还是幻想吗,怎么到达那个彼岸呢,而且彼岸存不存在都是个问题,先给当下做个改良都是善莫大焉了,很多人包括我都是在痛苦中的,幻想无济于事,还只会给你增添想象性的债务
作者: 寻死或生    时间: 2024-5-11 23:20:11

王其子 发表于 2024-5-11 23:12
然而不管怎样,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作用,是完全没有疑义的。
由此可知 ...

但是那些小矛盾也没有因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消失,建国以来的高等教育我到并没有了解,我没有资格说,但是男女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缓和,还因为妇女得到更多解放而引起农民的抵抗,不过后续进展如何,以及前三十年是否存在这样的经院式的教学,用来垄断知识
作者: 王其子    时间: 2024-5-11 23:24:57

寻死或生 发表于 2024-5-11 23:14
所以我用同志这个称呼,作为个人根据自己的好恶去痛恨无所谓,但是光哭,光恨杀不死董卓,而且只是一味的 ...

难道寻死或生同志一生下来就是马列主义者?
在思想上升到理性之前,就要经历感性的阶段。
李方舟同志(包括我)在最开始都不知道红中网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站,但是又想参与进去讨论。可不就得瞎碰,发一些在旁人看来没必要的东西。
李方舟同志可能不像你读过《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但是能证明什么呢?那么因为他说的话幼稚,习以为常就没有价值了吗?不,仍然有价值,《邓小平语录》在我看来就是一部不错的可以打脸特色当局的材料,
但是光哭,光恨杀不死董卓
这东西不能去杀死董卓吗?


作者: 王其子    时间: 2024-5-11 23:27:23

寻死或生 发表于 2024-5-11 23:20
但是那些小矛盾也没有因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消失,建国以来的高等教育我到并没有了解,我没有资格说,但是男 ...

你看看你前面说的什么东西?寻死或生同志(包括我)多读点哲学吧。我们这么说话,对比李方舟同志可真是“以五十步笑百步”。
作者: 寻死或生    时间: 2024-5-11 23:35:47

王其子 发表于 2024-5-11 23:24
难道寻死或生同志一生下来就是马列主义者?
在思想上升到理性之前,就要经历感性的阶段。
李方舟同志(包 ...

我也没否定他的价值啊,只是我觉得,还可以做的更多,比如拿点替代性的方案出来,很小很小都无所谓,有就行
作者: 寻死或生    时间: 2024-5-11 23:39:10

王其子 发表于 2024-5-11 23:27
你看看你前面说的什么东西?寻死或生同志(包括我)多读点哲学吧。我们这么说话,对比李方舟同志可真是“ ...

这个我是在问问题,因为我也只是因为自己的好恶去先学的一些简单的理论,是跳过了对于前三十年的了解的,对于那段时间了解的缺位使得这段发言确实很小朋友,这一点你可以直接给我个红中网的连接,我自己去补
作者: 君行早    时间: 2024-5-11 23:41:10

同意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先“德育”的观点,但是怎么进行“德育”我认为需要讨论,可能更多是家长的任务
作者: 乐不眠    时间: 2024-5-11 23:49:47

我不同意“德育”的观点

一般来说,“德”的含义,解释,一直意味着某种独裁大家长制所塑造的,如果要说“先”,社会的“道德”其实是滞后的,最先的一定是所有制和生产方式的改变。

社会主义教育的道德应该是和社会生产方式互为表里的,所需的应该是哲学的教育,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
作者: 醋酸铁    时间: 2024-5-12 00:16:31

乐不眠 发表于 2024-5-11 23:49
我不同意“德育”的观点

一般来说,“德”的含义,解释,一直意味着某种独裁大家长制所塑造的,如果要说“ ...

我的这篇杂文里说的“德育”,指的是向学生输入“共产主义道德”(就是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里面提及的).列宁说过:“做一个青年团员,就要把自己的工作和精力全部贡献给公共事业。这就是共产主义教育。只有在这样的工作中,青年男女才能培养成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只有当他们在这种工作中取得实际的成绩时,他们才会成为共产主义者。”学生们应该用“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而我说的“德育”,就是给学生们教授“共产主义道德”(比如说舍己为人;先大我、后小我等等),不是除此之外其他的东西.
作者: HAD    时间: 2024-5-12 00:20:08

本帖最后由 HAD 于 2024-5-12 00:21 编辑
乐不眠 发表于 2024-5-11 23:49
我不同意“德育”的观点

一般来说,“德”的含义,解释,一直意味着某种独裁大家长制所塑造的,如果要说“ ...

礼貌待人,做人诚信,团结友爱这些品德教育还是要有的吧
作者: 醋酸铁    时间: 2024-5-12 00:22:24

列宁还说过这句话:“如果共产主义青年团不能在各方面这样来安排自己的工作,那就说明它走上了资产阶级的老路。我们的教育应当同劳动者反对剥削者的斗争结合起来,以便帮助劳动者完成共产主义学说提出的任务。”这种教育和阶级斗争结合起来的方式,是改革开放(资本主义复辟)以来我国教育中最缺少的东西,也是将来社会主义教育所应当强调的东西(我认为)
作者: Redknife    时间: 2024-5-12 00:26:53

本帖最后由 Redknife 于 2024-5-12 00:31 编辑
乐不眠 发表于 2024-5-11 23:49
我不同意“德育”的观点

一般来说,“德”的含义,解释,一直意味着某种独裁大家长制所塑造的,如果要说“ ...

赞同乐不眠同志的观点。
社会道德的重要基础本身就是社会生产方式,而社会的生产方式的维持又需要大量的拥有充足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为了消灭脑体分工实现共产主义,广大群众所需要的技能培训的强度只会更高不会更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德育不充分。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的社会生产实践对人观念的影响和引导本身就是更加强有力的德育。或者说属于无产阶级的德育是必要的,但是重点还是要落在劳动技能和其他与公共管理事物技能的培训上面。

作者: 乐不眠    时间: 2024-5-12 00:29:38

HAD 发表于 2024-5-12 00:20
礼貌待人,做人诚信,团结友爱这些品德教育还是要有的吧

如果社会是大家的,那么自然就会如此

打个比方,你在私企上班,有人忘记关水龙头,你不会去关,因为那不关你的事,水费反正是公司交。
如果是在社会主义下的国企,合作社上班,那么公共事业的一点一滴都是对你的劳动的回报,那么你就会去关。

礼貌待人,做人诚信,应该成为社会主义,不约而同的潜规则,是大家心照不宣,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选择遵守的工作经验,在教育过程中简单提及即可。

换句话说,即便现在的教材也在教人遵守这些道德,因此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就不必“先”进行如此改革,因为已经有了。

作者: sysiphus    时间: 2024-5-12 00:57:12

本帖最后由 sysiphus 于 2024-5-12 00:57 编辑

我有两点简单的看法,一是所谓的德育对教育资源的要求较高(无论“德育”的具体定义如何),二是同意前面网友对德育的定义,即是“为公共事业献身的精神”。在这里引用爱因斯坦的两句话:“学校必须以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为目标,而个人要把为社会服务看成最高的人生理想。”“一个人若是忘掉他在学校的一切所学,剩下的便是教育。”
作者: 李方舟    时间: 2024-5-12 07:41:57

寻死或生 发表于 2024-5-11 22:58
其中,为了避免李方舟同志的那样的迷恋主人话语的行为,应当且必须让课堂上有很多讨论,而不是老师去扮演一 ...

我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论的,请你想想自己能不能总结出这些东西。难道我不想在防火墙内发表吗?可是中资不给,有什么办法?
作者: 李方舟    时间: 2024-5-12 07:55:55

本帖最后由 李方舟 于 2024-5-12 07:56 编辑
寻死或生 发表于 2024-5-11 23:14
所以我用同志这个称呼,作为个人根据自己的好恶去痛恨无所谓,但是光哭,光恨杀不死董卓,而且只是一味的 ...

至少我在红色中国网找到了说话的地方,哪怕真的是骂董卓,也请让我说完。另外,我一贯是有理性分析的,并不是完全头脑发热之下的情绪输出。最后,我对中资当局的评价也不完全是痛恨。现在我一个人能做什么实践呢?好好活着就可以了。至少,也要把中资熬死。这是很多不知道红色中国网的人也信奉的一条路。
作者: guisun    时间: 2024-5-12 10:52:53

寻死或生 发表于 2024-5-11 23:08
当今左翼的圈子里似乎真的有种总体主义病症,总幻想着解决所有问题或者解决几个大问题就可以了,小问题自然 ...

男女问题是表象而资本主义是实质!所以解决阶级矛盾后这些私有制所造成的问题就会消失
作者: sxm    时间: 2024-5-12 11:22:35

王其子 发表于 2024-5-11 23:09
李方舟同志是有一定的问题,但是不足以定性为“迷恋主人话语”。
就拿他的代表作:《政治短评集》,《邓 ...

什么是“迷恋主人话语”啊?




欢迎光临 红色中国网 (http://smtp.redchinacn.net/) Powered by Discuz! X2